「泰昌堂」,從字面上來看,蘊含對稱與工整、四平八穩的生命之道,這個名字的背後,是一段三位年輕中醫師創新與傳承的故事。在數位浪潮和疫情風暴的洗禮下,泰昌堂逐漸嶄露頭角,整合了中醫診所、參藥行與電商平台,首創全新醫療體系,他們秉持著「容許犯錯、不怕改變、樂於挑戰」的企業文化,成功應對市場趨勢,實現老店舖的成功轉型。
將文化帶入產品,拓大品牌影響力

一家傳統參藥行老店,今已成為整合了中醫診所與參藥行的嶄新醫療體系。原泰昌堂創立於 1991 年,創辦人為沈永華先生,2020 年由康博涵、徐瑋隆、湯家誠三位中醫師接手,他們之所以擔下傳承重任,源於當初醫學院時期在參藥行實習的緣分,「其實,初衷再簡單不過,是為了讓沈老闆那『手熬枇杷膏』的技藝可以繼續流傳!」康博涵醫師說道。
然而轉型之旅並不輕鬆。一開始大量的清潔工作、庫存管理和記帳工作經常讓三位中醫師水深火熱,不過,他們仍樂於迎接挑戰,不只重新定義泰昌堂的新店面形象,也在創業路上發現到,無論是參藥行或中醫診所,客群影響力通常侷限於在地客群,為了拓大品牌影響力,他們不僅成立電商品牌推出漢方茶飲、同時也善用數位工具適應新市場。康博涵醫師說:「我們期許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,將文化帶入產品,客人向我們買的不只是一個茶包,而是一個文化底蘊。」短短 3 年,泰昌堂已從原先 6 名員工,晉升成為 30 多人的專業團隊,目前坐擁天母院、溫州院兩家中醫診所,同時也創立台灣第一家結合眼科的中西醫診所「泰明堂」。

面對挑戰,老店新生的 3 大轉型心法
一、關注中藥本質,實現市場差異化
三位醫師結合了自身專業知識和中藥傳統文化,將中藥的價值從醫療目的再提升,發揚中醫藥文化價值,在泰昌堂品牌中注入更多文化底蘊,實現市場差異化,「在過往中醫的學習當中,中藥這一塊的教育較為缺乏,但我們是參藥行起家的,自然也成為了泰昌堂的優勢。」康博涵醫師說道。
二、內部管理依循 3 道程序,同步找尋外部資源
湯家誠醫師表示,泰昌堂對內管理依循「溝通、思辨、凝聚」三道程序,透過週會和月會,溝通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,同時凝聚醫師們的向心力,發掘每位團隊成員的個人定位和專長,透過持續地思省、改善,來形成內部的成長循環;對外則積極尋找外部資源,思考如運用數位工具來解決目前遇到的關卡、嘗試跨界整合的可能性等。
三、守住客戶的期待,打造最佳服務
湯家誠醫師意識到,現代醫療業越來越重視服務品質,且競爭日益激烈,因此,泰昌堂不僅針對中醫診所跟參藥行做出客層分析,也分析周邊競業,他們同時也發現,現在的參藥行或中醫診所,客戶群體年齡都呈現多元化,甚至更有年輕化的趨勢,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、印象、體驗以滿足客戶期望、拉近醫病關係,都是保有競爭優勢的重要指標。

線上預約工具助攻,拉近醫病關係不落人後
「我認為,診所導入科技化工具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。」湯家誠醫師分享自己的觀察,他表示在台灣,透過官方LINE預約看診,早已是目前多數診所跟進的做法。根據 AlleyPin 數據調查顯示,以中西醫診所來說,約有 40% 的掛號預約發生在診所休診時段,透過線上預約,除了可確實掌握患者需求,也有助於減少診所內的人流擁擠,為診所櫃檯的業務量分流,也降低患者的看診阻力,從而提高回診率。「去年下半年疫情爆發,更加速手機預約的趨勢,目前泰昌堂約有 65% 的掛號都來自線上預約!」湯家誠醫師分享。
湯家誠醫師也強調,LINE 線上預約系統能否與醫療 HIS 病歷系統做好串接,以及醫師是否能夠透過數位工具進行如「病患個案的診後追蹤」、「利於查閱患者就診紀錄」都是 一開始在評估市面上眾多工具的考量因素,也是導入後能支持診所更進一步成長的重要功能。
而就泰昌堂的經驗顯示,當使用了較為進階的數位工具,確實可節省更多人工成本,為診所服務帶來了更多靈活性,也讓現場醫務人員能更專注在服務就診民眾。舉例來說,泰昌堂所導入的預約工具 1.Talk 醫病互動管理系統,即可自動同步病患資料與約診紀錄,省下不少人工作業的時間,也降低了病患現場的等待時間。1.Talk 目前已與全台 11 家 HIS 病歷系統做好串接,等同台灣 90% 的診所都可無痛導入。
「疫情期間,診所服務量的暴增,更讓我們體認到就診流程優化的重要性,而導入 AlleyPin 旗下的 1.Talk CRM 後,確實幫助泰昌堂能提供更好、更多元的就診體驗給病患,導入至今,總預約掛號數也已成長超過 2 倍。」湯家誠醫師表示。

不斷修正錯誤,保有靈活包容的心態
「我們期待未來一天比一天更好。」一句質樸而真誠的期許,總結了三位中醫師對泰昌堂未來的信念。在這趟創業旅途中,他們深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唯有不斷修正錯誤,並保有靈活包容的心態,同時善用各種行銷工具,才能讓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泰昌堂也將本持著中醫藥文化傳承者的角色,提供給患者與顧客更好的服務。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
點擊星數為文章評分
平均分數 4.8 / 5. 評分數量: 15
您還尚未評分!給文章一個分數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