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過勞警訊到創新經營:遠傳盛傳牙醫的轉型故事

從急診室醒來後,倪志偉院長對診所經營有了全新思維。

2012 年的某個深夜裡,遠傳盛傳牙醫診所院長倪志偉突然在睡夢中休克。當時還未入睡的太太嚇得一身冷汗,急忙打 119 呼救,緊急送醫後,倪院長在加護病房足足昏迷了三天才清醒。這場驚魂記憶發生在他開業第二年,當時診所他每天獨力支撐著診務、人事與經營的重擔,身心皆受到極大的壓力。

「那時候真的是跌跌撞撞,跟助理的關係不好,跟其他醫師的關係也不好。」倪院長苦笑著說,當時總想著要先累積夠多病患,再將成果分享給其他醫師,沒想到原本立意良善的念頭,反而造成團隊間的緊張關係,讓其他醫師覺得「好的病患都被搶走了」,團隊間緊張關係僵持不下。

直到那場半夜的意外成了轉捩點。躺在病床上整整三天,讓倪院長重新思考診所經營的方向。「 對員工好不會吃虧,與其堅持單打獨鬥,不如讓大家一起打拼。」這個想法徹底改變了診所的經營方式。

「財聚人散,財散人聚。」倪院長說出這段經歷後的體悟。「如果什麼東西都要自己拿著,人家不會跟著你。當你願意分享,反而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願意加入。」這不只是口號,更成為他往後經營的核心理念。

於是倪院長開始調整與員工的互動模式,不再堅持把所有病患都留給自己。當新進醫師加入時,他會主動分享既有的病源,讓對方不必從零開始。「這樣他們做得好,自然也會培養自己的病人,一層接一層地持續成長。」這樣的經營哲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:開業十三年過去,診所已發展成擁有近二十位醫師的規模,每日服務量更達到一百五十人次。

但倪院長沒有停下腳步,他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數位工具提升服務品質。「以前光是預約提醒,就要一個助理整天打電話。」現在透過系統自動化,不只提升效率,更能讓團隊專注在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上。

Super GP 模式:打造全方位治療團隊

「我從醫院的經驗發現,過度專科分工反而讓治療效率低落。病人常需要在不同專科間奔波,最後卻得到各說各話的建議。」倪志偉院長指出目前醫療體系的困境。這樣的觀察,促使他發展出「Super GP」(超級一般科牙醫師)的培訓模式。

在台灣,牙醫診所通常走向專科分工:植牙、矯正、根管治療各有專攻。但倪院長的理念卻是:一個好的牙醫,應該先成為「Super GP」,具備全方位的診療能力和判斷力。「我們要求醫師在各科至少要有八九十分的實力,能夠獨立完成診斷、制定治療計畫,再視需要轉介專科醫師支援。」

這種培訓模式特別重視醫師的整體思考能力。「一般醫院裡,專科醫師都想把自己負責的部分做到一百分,但這未必是對病人最好的選擇。」倪院長解釋,Super GP 最重要的能力,是能從病人的整體需求出發,判斷最適切的治療方案。「我們不會給病人模稜兩可的答案,也不會列出一堆選項讓病人無所適從。專業的醫師應該要給出最明確的建議。」

目前診所已培養出七到八位達到 Super GP 標準的醫師,建立起完整的診療療程。

同時,但倪院長對自費項目與健保療程也有著堅定的立場。「不能因為追求營收,就把所有治療都往自費項目推。」他認為,能用健保處理的案例,就應該用健保完成。「我們會依據病患的實際需求提供建議,小洞就補小洞,需要完整治療時才建議自費選項。」這樣以病患需求為前提的思維,也深植在每位 Super GP 的訓練中。

十三年來,這個理念不只幫助診所從一人發展到二十人規模,更為台灣的牙醫診所經營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:如何在追求專業與照顧病患權益之間,找到最佳平衡點。

數位工具優化預約體驗:85% 回覆率背後的服務思維

在建立起完整的診療團隊後,倪院長很快的將目光轉向診所的行政效率。

「光是預約提醒這件事,就得花掉一個人整天的工作時間。」倪院長計算了一下:「以一天 150 位病人來計算,每通電話算一分鐘,就要花 150 分鐘,更別提有些病人要打好幾次才接得通。」在診所每月營運成本中,人事支出向來是大項目。

這樣的成本考量促使倪院長開始評估數位化方案,最後選擇與 AlleyPin 合作,導入自動化的 1.Talk PRM 醫患關係管理解決方案。這套系統最吸引人的地方,在於雙向互動機制:不只在看診前三天自動發送 LINE 提醒,病患還能直接回覆是否如期就診,若有人回覆無法前來,櫃檯人員會立即收到通知,及時調整看診時段。

( 來源:遠傳盛傳牙醫診所 LINE 官方帳號

「系統導入後至少省下一位專職人力。」倪院長分享診所的 LINE 官方帳號數據,「封鎖率低,回覆率高達 85.4%。」這樣的高互動率的原因,是官方帳號不過度推送行銷訊息,透過分眾標籤功能給予需要的衛教,診所也要求第一線人員在幫新病患建檔時,就協助加入官方帳號,確保溝通管道暢通。

除了預約管理,翔評系統還提供自動化的評價管理功能。透過看診後的主動回饋邀請,讓病患更願意分享就醫經驗。「畢竟第一次來診所的人,都會先看 Google 評價。」倪院長笑說,與其被片面的負評影響,不如主動了解病患的真實感受。

在善化這個不算繁華的小鎮,遠傳盛傳用數位工具走出一條新路。診所省下人力成本、員工減輕工作負擔、病患享有更便利的溝通管道,創造出三贏的局面。

社群經營出新招:用時事哏說專業故事

除了使用 1.Talk PRM 醫患關係管理系統,倪院長也和  AlleyPin 的醫療品牌顧問團隊合作,希望能透過內容行銷,更好的與病患溝通、建立信任感與好感度。

倪院長分享,AlleyPin 的顧問團隊可以說是無微不至。有時到了晚間他與 AlleyPin 團隊的企劃同仁還會為了當月的社群內容討論新梗,甚至討論到晚上九點。「這個梗好像可以和牙周病連結!」倪院長常常這樣興奮的跟團隊提出新的意見,在遠傳盛傳的社群經營中,這樣的深入討論已成為常態。

「很多診所的社群內容都千篇一律,但專業不是說一堆艱深術語。」倪院長翻著診所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說,為了讓口腔衛教變得有趣,他會與 AlleyPin 團隊從發想、討論到修改反覆打磨,有時是翔評團隊提供主題讓倪院長發想,有時是他看到有趣的時事自己提案。

「像是當時的川普槍擊案,就讓我想到可以連結到牙齒的治療。」他們將川普遇襲事件轉化成一則創意貼文:戴著墨鏡的牙齒化身保鑣,守護著主角的健康。還有一則貼文則是巧妙結合了 2024 年的奧運新聞:51 歲的土耳其射擊選手迪凱齊,以輕鬆的姿態贏得銀牌,讓他們聯想到牙醫使用雷射治療的專業形象。貼文中,身穿白袍的醫師手持「雷射槍」,輕鬆對抗著口腔病菌,展現了診所既專業又不失趣味的形象。

這種巧妙結合時事的方式,不只幽默有趣,更傳達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,往往引起粉絲熱烈迴響。

( 圖片取自遠傳盛傳牙醫臉書

「我很龜毛,常常退稿要求修改。」倪院長笑著說。但 AlleyPin 團隊總能保持耐心,不斷調整到符合診所的期待。「我們的堅持很簡單:每則貼文至少要帶出一個專業知識點,但表現方式一定要能引起共鳴。」

這樣的堅持讓診所的 Facebook 粉絲穩定成長,每月增加 1 – 2 %,即將突破萬人。「做社群不能完全外包,醫師一定要親自參與。」倪院長說。正是這種堅持原創、注重溝通的態度,讓遠傳盛傳的社群內容跳脫了一般牙醫診所的框架,在衛教和品牌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。

創新 × 數位:診所經營的新方程式

遠傳盛傳牙醫的轉型故事,展現了創新思維加上數位工具的輔助,能為診所帶來全新的經營格局。

從經營理念來看,「Super GP」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專科分工思維,建立起更全面的醫療服務體系;在行政管理上,透過翔評的數位預約系統,不只提升了營運效率,更達到 85% 以上的病患互動率;而在品牌經營方面,診所與 AlleyPin 團隊的深度合作,更成功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吸引人的社群內容。

「經營診所不只是做好醫療服務,更要善用工具,創造更好的病患體驗。」這十三年來,遠傳盛傳牙醫從一人診所發展至擁有近二十位醫師的規模,每一步都是在傳統與創新間找到平衡的結果。在數位化浪潮中,這樣的經營思維,正是診所產業的未來方向。
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

點擊星數為文章評分

平均分數 5 / 5. 評分數量: 1

您還尚未評分!給文章一個分數吧

Share the joy

其他人也看了

關於作者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留言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確認送出

 

系統化人才管理,打造診所、員工共好職域